夫妻文化 丝路的人文联想 2023七夕国际夫妻节【原创】阎国明 以“牛郎织女”,“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西方异曲同工古典爱情故事为背景的“七夕国际夫妻节”既是一项国际化节庆日,更是“融通中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文交流的平台。 人类只所以创造文化,就是为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夫妻文化”则是人类在人与人(“夫”与“妻”)相处过程中所呈现的文化现象透视,其形成涉及自然、历史、婚俗、家谱传续及伦理和不同社会背景等诸多因素,因它充满多样化,差异化,诸多种种。现代夫妻文化,它涉及现实生活中的家风、家教、中医药保健、养老、抗衰老意识的社会建立及现代健康的生活方式。 东方的牛郎织女与西方的罗米欧与朱丽叶凄美隽的爱情传说,古老的“一带一路”起点,长安古丝路与意大利的罗马,由13世纪《马可·波罗游记》向西方提供了认识和理解东方文明的机会,该书对东方(长安)文明的描述,开启了中西方之间政治、文化、经贸交往。 2019年在中意两国政府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之际,西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与意大利国际经贸文化理事会合作,共同倡议了“七夕国际夫妻节”,填补了“中国元素”在国际节日中的空白,在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意大利前一天,中国新闻社做了报道,为当今“一带一路”建设“文化先行、民心相通”谱写古丝绸之路起点人文交流的新篇章。 在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15世纪经过四次远航,发现美洲大陆之后的今天,东方中华民族的 “牛郎织女” 和闻名遐迩的“罗米欧与朱丽叶”, 两者异曲同工的古老爱情故事为背景,在古丝绸之路上,又同奏响“七夕国际夫妻节”交响曲的人文之风,再次地由这两个具有深厚东西方文化文明史的美丽古国吹向了彼岸上空,吹向了世界。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在国际节庆日中融入中国元素,增进民间友好的文化交流,升华认知互通,促进家庭这个社会细胞更加相濡以沫,健康和谐,使凝聚着深情厚意,洋溢着浓浓亲和力的每个窗口都漾出幸福的盈盈笑声。星辰与大海,长安与罗马,为爱结缘,天涯咫尺,异曲同工,精彩纷呈。 “国与国交往在于民相亲”,中华文化渊远流长,民族情感的细腻丰富,爱情观的笃定专注与同有灿烂历史的西方民族热烈奔放,唯美浪漫相映相辉。 无论什么民族,无论东方、西方,不分国别,无论地域,国不同,心相通,共尚美,情相融,根植于民间人文沃土,“七夕国际夫妻节”将伴着芬芳馥郁的鲜花一起成长,发扬光大,深入人心,开遍五洲四海。 中国传统的农历“七夕节”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广泛的民间传播基础。如何使“七夕国际夫妻节”?让约占世界人口 1/3的华人和约占世界人口 60%的“一带一路”沿途各国人民,在平等文化认同框架下参与进来,祈祷世界和平。展开以和平、理解、包容、合作共赢为前提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它所产生的影响力不可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