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9-20
- 最后登录
- 2021-4-21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682
- 精华
- 16
- 帖子
- 384
  
|
发表于 2011-9-30 21:15:03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位于非洲中部的加蓬,居住着2000多华人。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人才济济,其中就有一位凭借过人的胆识和独到的眼光在加蓬商界崭露头角的年轻企业家张国华,2009年,他成功收购了法国著名的百年老企业普利索罗尔胶合板公司。张国华认为,他的事业能如此发展壮大,是因为有祖国这一坚强后盾。
2002年,27岁的张国华和哥哥一起来到被誉为“绿金之国”的加蓬做木材贸易。随着业务逐渐发展,他们成立了自己的砍伐公司--中国诚信(加蓬)木材有限公司。得益于良好的管理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成为加蓬最大的中国木材企业,拥有林地面积120万公顷左右,每年生产原木30万立方米,业务范围也扩展到国际船运、水泥等领域,在加蓬的年营业额达1亿多美元。谈到成功的原因,张国华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祖国的强大:“中国真正强大了,我们在外面的这些华人华侨才会真正强大,心里才会有底。我们60%的产品都卖到中国去,中国的强大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机会,特别是华人华侨已经得到中国强大的利益。现在国际上没有加入中国因素的企业是很难做成功的。”
张国华说,他的成功还有一个让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原因,那就是他从一开始就大胆使用中国制造的机器设备。当时,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大型机械设备质量不好,很难胜任伐木等工作,但张国华却认为,中国的设备不光质量过关,而且还很适合在非洲使用。他说:“最难的地方就是很多人都不相信中国人会成功的,因为我们第一次使用了中国的设备作为砍伐的主要工具,大部分的设备来自中国,包括推土机,装载机,车辆运输,这也是第一次在加蓬的森林和道路行驶。因为中国的东西,很多西方人都觉得质量不好,实际上通过这几年改革开放,设备的质量完全可以跟西方大公司的设备相媲美,而且中国的东西运行起来,零部件非常便宜,修理起来也比较简单,特别适合在非洲使用。”
张国华说,使用中国制造的设备其实也是想为祖国的发展尽一点微薄之力,因此,目前诚信公司所使用的500多台机械设备几乎全部是“中国制造”。同时,多年的海外生活让张国华意识到,更为重要的是,华人华侨需要帮助中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改变所在国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他说:“因为中国的一些历史问题,让他们产生了一些误会。尽量让他们到中国走走,让他们也了解中国这几年的变化,了解中国的强大,还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尽可能让他们知道优势互补,达到双赢的目的。”
为此,他一有机会就组织公司的本地员工到中国参观,以开阔眼界、增加对中国的了解,这样也增进了对当地员工的了解,中加两国员工的关系也日益融洽。张国华觉得,只要和所在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出现问题及时沟通,就能够和当地人和谐相处。他说:“我们首先要尊重他们,对他们的生活习惯要认可,我们呢,尽量融入他们的文化当中,把我们好的东西传授给他们。加蓬人和中国一起工作的话,免不了有一些误会,沟通是关键。”
2009年对张国华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今年3月,他领导的诚信木材公司成功收购了有百年历史的法国普利索罗尔胶合板公司,震动了整个法国,张国华一时间成了风云人物。不过,在刚开始提出收购意向时,不管是法国政府官员还是普利索罗尔的员工都不相信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公司能够拯救一家濒临破产的法国老企业。但是,当他们看到具有国际水平的收购和改革方案时,疑虑完全打消了。最终,诚信公司打败其他竞争对手,赢得了收购案。张国华对这一收购事件表现得异常冷静,他说,收购这家法国企业是他全球战略的一部分,他希望借此把中国的木制品打入欧洲市场,使中国企业获得进入欧洲市场的通行证。他说:“争取借用这个品牌,把中国的木制品推向到欧洲市场,这个是最主要的策略,这个可以铺平直接进入欧洲市场的途径,因为它在22个国家都有销售分公司,而且在当地的知名度非常好,质量控制体系非常完善。我们第一步先去学习,第二步是改革,第三步我们就要以新的形象,加入中国的因素,把中国的企业真正打入欧洲的核心经济里面。”
张国华现在经常往来于加蓬、欧洲和中国之间,虽然他差不多每个月都要回中国一次,但是每次回国都觉得中国有了新的变化。用他的话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几乎每天一个样,每天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他祝愿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魏向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