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0-28
- 最后登录
- 2023-12-1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534
- 精华
- 0
- 帖子
- 244
  
|
发表于 2012-2-14 12:07:25
|显示全部楼层
在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眼里,中国援助非洲被看成是为了“掠夺这块大陆的能源”,把非洲作为中国经济崛起不可或缺的原料供应地。然而事实上――
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亲手将系着红色彩带的收割机钥匙交给拖拉机手,拖拉机手立刻发动机器,向总统演示水稻收割全过程。
这一幕发生在利比里亚,虽然正值盛夏,但炎热的天气并未阻挡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亲临示范园的脚步,她饶有兴致地观摩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水稻收割的全过程。
一年前,这里还是荒坡丘陵,如今,这里已变成了绿油油的良田,农技中心的负责人称,经过测算这批试种的水稻产量每公顷可达6吨左右。
利比里亚,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虽然国内拥有铁矿砂、钻石、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但是与某些非洲国家,诸如安哥拉、南非相比,利比里亚恐怕戴不上“资源丰富”的帽子。
在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眼里,中国援助非洲被看成是为了“掠夺这块大陆的能源”,把非洲作为中国经济崛起不可或缺的原料供应地。然而事实上,中非之间展开的合作不仅是中国选择了非洲,更是非洲人民选择了中国。
无关资源友谊无价
针对在西方世界愈演愈烈的“中国援助非洲是为了获取资源”的怪论,多次率团出访非洲的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予以了坚决回应:中国走向非洲、对非洲提供援助是为了友谊。
他表示,非洲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点地区,是加强南南合作的时代需求。早在50多年前,中国人克服了要走三个多月海上路程的困难,带着善意去非洲做援助。中国在对非洲援助的过程中,献出了700多人生命,最年轻的只有22岁。
长期以来,中国同非洲国家在农业领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合作,为促进非洲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中国先后在30多个非洲国家建立了40多个农业合作项目,包括农业技术试验站和推广站、农场等,帮助非洲国家发展水稻、玉米、蔬菜、茶叶、甘蔗等作物的生产,很多项目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非农业合作的投入。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援外培训基地就是代表项目之一。该中心由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并于2011年1月1日开始正式运营。“基地是中非合作的项目之一,是中国政府一贯秉承的授人以渔之道。此举可以帮助非洲人民缓解饥荒,并不断努力实现粮食自足。这是在帮助非洲人民自己‘造血’。”中国商务部援外司张振敏副处长表示。
国际培训交流中心袁隆平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曾艳在总结汇报时提出:“公司从1999年开始到现在,培训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政府官员、农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杂交水稻品种已在包括利比里亚、几内亚等多个国家试种成功,为杂交水稻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应用,为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贡献了一份力量。”
中国政府付出的艰辛不仅表现在力求解决非洲的粮食问题上,同样在维系民生的住房建设领域,也在努力缓解非洲各国的“住房难”问题。
2005~2009年,阿尔及利亚政府制定了大规模的经济适用房建设计划,但由于经济适用房项目利润微薄,所以很多欧美公司不愿承接。面对这种状况,中国建筑一直以合理的价格积极参与阿国住房建设,以实际行动回馈阿国政府,造福阿国百姓。
新时期以来,中国建筑逐步改变以往对非洲地区的直接经济援助,转而通过向政策性银行申请具有政府援助性质的中长期低息优惠贷款,帮助发展中非洲国家,有效扩大了援外资金来源,加大援助非洲力度。
非洲选择了中国
非洲需要什么?“有水、有电还有更好的生活。”这是非洲社区一位代表给出的答案,基础设施建设被非洲人摆在了第一位。
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行业里,中国绝不是后来者,而是先行者。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工程队就来到非洲,为非洲国家建造大规模的项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建成于1976年的坦赞铁路。坦赞铁路作为新中国早期对外援助的典范和缩影,被看作中国与非洲乃至中国与整个第三世界兄弟国家情谊的丰碑,为非洲摆脱殖民主义统治,促进非洲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突出的竞争优势是非常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不断提升的人力资源优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盛斌教授表示,尽管中国劳动力价格处于上升趋势,但目前还拥有1亿多富裕的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中国人口红利的优势还有一定的空间。
中国人吃苦耐劳,这是非洲人对中国人一致的、积极的印象。中国人不管在非洲搞工程还是经商,他们几乎都遵守着早7点上班,下午6点半下班的作息制度,偶尔还会加班加点以保证工期。埃塞俄比亚乌鲁蒂亚市的政府主席巴利先生说:“中国人工作很努力,这是中国很快富裕起来的主要原因,我们非洲人很佩服中国人的勤劳。”
中国不仅拥有成本较低的优势,中国工程队还从本国的大规模基建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能帮助非洲国家政府找到必需的资金。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和表现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珍妮弗伯兰克表示,“在主要的新兴经济体中,中国最具有竞争力,已经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人在坦桑尼亚建造公路、铁路和工厂,他们开采着煤炭和矿产。他们带来了投资,所以我们的基础设施可以得到发展。”坦桑尼亚人这样评价中国的帮助。
苏丹也是一个中国援助受惠国。长久以来,苏丹作为众多非洲贫穷国家之一,除了作为非洲大陆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外,并无特别值得一提之处。1995年,中国石油公司应苏丹政府的邀请,到苏丹参与石油开发和石油工业建设。十年之后,苏丹拥有了从石油勘探到钻井,从原油开采到加工,直到石化产品的一整套石油工业体系。
在十年之内,苏丹从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工业的贫穷国家,成长为一个工业迅猛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年经济增长率超过8%,高居北非六国之首。苏丹的迅猛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利用自有资源发展工业,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样板,是一个真正的非洲穷国在中国帮助下依靠自己资源脱贫的奇迹。
同时,诸如坦桑尼亚、苏丹等在中国的帮助下大规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繁荣富强的非洲国家不在少数。 |
|